栏目分类
新闻动态

当前位置:玩大发输了求回血方法 > 新闻动态 >

热点资讯

中国科学家新突破!B族维生素,或成防治动脉粥样化的“新利器”

发布日期:2025-05-21 11:26    点击次数:96

图片

谁能想到,那些你早餐时随手吞进肚的维生素B片,竟然可能在悄无声息间,抵挡住了动脉粥样硬化这只“隐形杀手”的脚步。

最近,中国科研团队在B族维生素对心血管健康影响的领域里,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波澜。

大量研究数据正指向一个令人振奋的方向——B族维生素,或许正是我们手边最容易被忽视的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“新利器”。

这不是一句空话。从实验室里的分子机制,到临床上的真实变化,一切都在悄悄发生转变。

图片

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场看似平凡却意义深远的健康革命。

动脉粥样硬化到底是个啥?它真有那么可怕吗?

别看名字拗口,其实它离我们比想象中要近得多。动脉粥样硬化,本质上就是血管“生锈”了。

血管内皮长期受到损伤后,胆固醇和炎症细胞在其中堆积,像水管里卡住的油垢,时间一长,形成斑块,血管变窄、变硬,血流受阻。

你可能以为这是老年人才需要操心的事,但实际上,这病早已不再“择人而害”。

图片

我在门诊接触过不少四十出头的中年人,风风火火来体检,结果一个血脂报告就吓得心跳加速:颈动脉斑块、冠状动脉钙化、甚至已经形成部分狭窄。

有个让我印象特别深的病例:一位42岁的企业高管,表面风光无限,体检时却差点因为“动脉粥样硬化合并心绞痛”被送进了导管室。

说白了,就是血管快堵死了,心脏快“闹罢工”了。你说他饮食不健康?他说他每天吃沙拉、喝矿泉水。

你说他不运动?他说他每周健身三次。

问题出在哪儿?其实就在于他忽视了身体最底层的代谢问题—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过高。

图片

“同型半胱氨酸”又是啥?为啥它成了“幕后黑手”?

这个名字听起来像生物课上的陌生词,但它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中,扮演着一个“内鬼”的角色。

同型半胱氨酸(Hcy)是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氨基酸代谢中间产物。正常情况下,它会被迅速代谢掉。

但如果体内缺乏B族维生素,特别是叶酸(B9)、维生素B6和B12,它就代谢不出去,开始在血液中堆积。

研究已经证实,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。

图片

它不仅能直接损伤血管内皮,还能促进血管内的氧化应激反应,加速斑块形成。

就像你家厨房的下水管道,如果没定期清理油污,时间一长,不仅管道变窄,甚至可能整条堵死。

高Hcy,就是那油污,而B族维生素,就是清理队。

中国科学家盯上了B族维生素,结果真不简单!

最新的研究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。

研究者观察了超过1万名40岁以上成人,分析他们的B族维生素摄入、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。

图片

结果令人震惊:在摄入叶酸和维生素B12的人群中,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摄入不足者,尤其是在高Hcy人群中,效果更加明显。

不仅如此,这项研究还发现,长期补充B族维生素可显著降低颈动脉中斑块的厚度,血管弹性也有所改善。

这意味着,B族维生素不仅能“预防”动脉粥样硬化,还可能“逆转”其早期形态。

这可不是国外的研究,而是我们中国自己的科研团队做出的突破。

这种从国人数据中得出的证据,更具参考价值,也更贴近我们的身体条件与饮食结构。

是不是吃点维生素B就万事大吉了?

图片

当然没那么简单。

关键在于“精准补充”和“科学理解”。

我有个朋友,是医生同行,看到这些研究后,直接跑去药店买了瓶维生素B复合片,天天吃,结果吃了一个月,脸上冒痘、胃胀、还拉肚子。

问题出在哪?他根本没查自己Hcy高不高,也不了解自己是不是缺乏。

维生素不是万能药,也不是多多益善。

特别是B族维生素水溶性强,虽然不易蓄积中毒,但过量也会对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负担。

科学的做法是:先去医院验一个“同型半胱氨酸”指标,再结合医师建议补充。如果Hcy高于15μmol/L,尤其是超过20μmol/L,就需要引起重视。

图片

而且不能只补一种,要根据缺乏的种类配合补充。

维生素补充≠一劳永逸,生活习惯才是根本

不少人听到“维生素防病”,立刻把希望寄托在一粒小药片上。

但现实没那么童话。

动脉粥样硬化的“元凶”是多因素协同的结果,包括高脂饮食、吸烟、缺乏运动、慢性炎症、代谢紊乱等。

光靠维生素补不上你天天吃的烧烤和奶茶,也抵不过你晚上两点还不睡的作息。

维生素是“辅助兵”,真正打仗的还是你的生活方式。

图片

别小看这些老生常谈的建议,真正做到的没几个。就像我上次在门诊里劝一个患者戒烟,他拍着胸脯说:我都抽了三十年了,戒不了。

我回他一句:“你要是心梗住了ICU,烟也不会自己戒,只不过你抽的不是烟,是命。”

健康误区: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盲目补B族维生素!

很多人以为自己吃点B族维生素就能“保心保命”,却忽略了一些潜在风险。

比如,孕妇、肝肾功能异常者、老年人、服用某些药物(如甲氨蝶呤、苯妥英钠)的人,对B族维生素的代谢能力不同。

有些人甚至存在叶酸代谢的基因缺陷(MTHFR突变),即使补了也吸收不了,反而增加毒副反应。

图片

所以,“一刀切式”的补充,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自我医疗行为。

如果你真想合理利用B族维生素,建议先做个体检,检查血Hcy水平、叶酸、B12,再由专业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补充,怎么补、补多久、补多少。

写在最后:未来的“抗斑”战争,或许就隐藏在一粒小小的维生素片里

这场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抗争,不再只是手术刀和支架的战场,也不只是降脂药和抗血小板药的天下。

中国科学家用数据和证据告诉我们,B族维生素,正在悄悄改变这场战争的走向。

但同时我们也要明白,真正的健康,从来不是靠一两种药物堆出来的,而是我们每一天的选择,一点一滴积累的结果。

图片

你今天吃的早餐、迈出的步伐、是否早睡、是否戒烟,都比你吃了多少维生素更重要。

所以,别再小看家里那瓶维生素B复合片,也别神化它。它是工具,不是奇迹。

奇迹,只属于那些愿意为健康付出行动的人。

参考文献:

[1]高润霖,霍勇,胡大一,等.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23[J]. 中国循环杂志,2024,39(1):1-16.

[2]李勇,王建安,林旭. 同型半胱氨酸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[J].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,2023,39(10):945-949.

[3]王巍,朱红,王欣. 维生素B族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[J].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,2024,44(2):110-114.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玩大发输了求回血方法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